L3、L4的问界M7 2025款王炸来了,M9+M8+M7,各自当好30万元级、40万元级、50万元级“守门员”
2012年,华为智能手机销量、质量和安全标准遥遥落后苹果;2019年,华为智能手机销量2.4亿台干掉苹果1.95亿台;2025年,华为智能手机质量标准及安全遥遥领先苹果。

鸿蒙智行及问界M9、M8、M7、M5的质量和安全标准,远超强制性国标及行业标准。
国家动力电池强制性国标,问界M9、M8、M7、M5领先5年以上。该强制性国标将于2026年7月1日施行。
轻型乘用车强制性国标AEBS,施行时间在未来2年及以上。
问界M9、问界M8、问界M7、问界M5全向主动安全AEB技术及标准,比乘用车强制性严苛得多。它们比未来10年以上的强制性国标更高。
友商和BBA要打败余承领导的鸿蒙智行,先追上以上两个强制性国标,然后再说L3、L4能力能否赶上?

1、问界M9、问界M8各自守擂50万元、40万元,问界M7 2025款攻擂30万元必成功
华为余承东受命于任老,帮助车企造好车。
大多数主机厂初期看不上看不起华为。
2020年,张兴海领导赛力斯转型升级过程中,缺人才、缺技术、缺钱,公司处境十分艰难。
2020年,美国绞杀华为,断供高端芯片,余承东领导华为终端业务,智能手机面临无5G芯片可用。
2020年12月24日,张兴海与余承东第一次结识,二人一拍即合,开启了中国三流传统主机厂与华为ICT跨界合作的一段佳话。
2021年-2023年的前1000天,赛力斯和华为车BU在逆境中摸着石头过河、不断突破。
中国几乎所有主机厂站在岸边“看大戏——淹不死你们!”
赛力斯SF5、问界M5、问界M7三款开路先锋,开始几乎铩羽而归,而后厚积薄发。
2021年,赛力斯SF5上市受到巨大挫折。
2022年,问界M5、问界M7销量7.6万辆,与余承东吹牛年销售30万辆相差甚远。
2022年9月,余承东全程参与的问界M9锁定外观设计参数,问界M8作为问界M9的替补同时确定外观设计参数。
2023年年初,华为突破非美7纳米处理器及全产业链。
2023年4月,华为发布乾崑ADS 2.0。
伴随着2023年8月29日Mate 60 系列搭载麒麟9000S上市。
问界M7新款于2023年9月12日上市。
问界M9于2023年12月26日上市。
问界两款SUV迎来成功爆款。
2024年,问界M7、问界M9成为同级别两个销售冠军。
问界M9上市后,规模交付14个月,完成20万辆交付和千亿营收,创造中国智造及中国自主品牌豪车品牌的奇迹。
问界M7新款上市后,2024年交付量近20万辆。
2025年,张兴海家族以560亿元,成为重庆首富,未来几年翻一番是大概率事件。
余承东与张兴海患难之中,相互协力,共同打下赛力斯、华为车BU及引望“江山”。未来5年,赛力斯和引望市值合计万亿元,是大概率事件。
鸿蒙智行问界M9L、问界M9、问界M8、问界M7、问界M6、问界M5价格梯次布局。
问界M9 2025款于3月20日上市,继续成功爆款。
问界M8于4月16日上市,继续成功爆款。
截至6月26日,问界M8、问界M9每天交付量1200-1300辆。
打败了BBA同级别车型和国内9系全尺寸 SUV。销量遥遥领先。
问界M9、M8已经锁死50万元以上和40万元以上两个销售冠军。
重庆市重点项目M7技改已经完成。
30万元级爆款产品问界M7 2025款即将上市。
问界M7爆款的原因有三:一是便宜20万元的M9和便宜10万元的M8;二是全球唯二款30万元L3级鸿蒙智行智能电动汽车;三是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性能领先,契合安全是最大的豪华。
故,问界M7将成为30万元级爆款产品,月均交付量1.5-2万辆。
问界M7将改写市场格局的“爆款公式”。
2025款M7凭借尺寸越级+ADS 4.0首发+精准定价,极可能复现现款辉煌并突破上限。短期:上市首年销量冲击18万辆,Max+版本占60%以上;长期:与M9(55万+)、M8(40万+)形成“技术下放+价格上行”的双向拉动,稳固鸿蒙智行30-50万市场统治力。
若工信部批准L3商用,华为能同步推进L3政策适配,Ultra版本和Max+版本或成利润引擎,带动M7均价突破31-32万,真正坐实30万元级SUV“守门员”地位。
2、产品力全面跃升,定位精准
2.1 设计与尺寸升级
新M7采用M8/M9家族式设计语言,车身尺寸5090×1999×1775mm,轴距超3000mm(现款为5020×1945×1760mm,轴距2820mm),尺寸逼近全尺寸SUV,空间表现显著提升。
底盘同步升级至图灵底盘(与M8同源),兼顾舒适性与操控性,技术下放增强竞争力。
2.2 智能驾驶核心突破
搭载乾崑ADS 4及鸿蒙座舱5,Max+/Ultra版硬件支持高速L3,并预留城区L4升级能力。参考华为ADS 3.3现有效能(全国无图智驾、AEB 120km/h刹停),ADS 4有望在感知算法和场景覆盖上实现代际领先。
2.3 配置与价格梯度
加拿大pc预测版本 五座价格 六座价格 核心差异
Max 25.98万 27.98万 基础智驾,拉低入门门槛
Max+ 28.98万 30.98万 完整L3硬件,性价比主力
Ultra 32.98万 35.98万 顶配硬件,预埋L4升级潜力
Max+版本(30万级)预计成销量支柱,精准卡位家庭用户对智能与空间的刚需。

3、市场竞争力:30万级“守门员”的底气
3.1 技术碾压同级竞品
M7智驾能力:乾崑ADS 4成30万元级别唯二支持L3的鸿蒙智行(除智界R7),显著领先理想L6、岚图FREE等竞品的产品力及NOA功能。
鸿蒙生态:车机与华为终端无缝互联,构建差异化体验壁垒。
3.2 品牌势能爆发期
问界近期单周销量1.09万辆登顶新势力,M9/M8统治40万+市场,品牌溢价能力已获验证。
问界M7累计交付超30万台,用户基盘为改款奠定口碑基础。
3.3 定价侵蚀传统豪华市场
顶配Ultra六座版35.98万,直接对标宝马X5、奔驰GLE等燃油豪车,以智能体验和成本优势争夺用户。
4、销量预测:年销18-22万的可行性
市场空间:现款M7单周仍售出1830辆(生命周期末期),新款产品力跃升+价格覆盖25-35万区间,覆盖人群扩大30%。
产能支撑:赛力斯获50亿融资扩产,问界Q1已实现盈利,交付能力较2023年(月交付瓶颈1.2万辆)大幅提升。
政策催化:若L3法规落地,Max+/Ultra版本将快速转化为销量,复制特斯拉FSD订阅红利。
保守测算:
基盘需求:现款M7年均销量约12万辆,改款后产品力提升+市场扩容,增量30%→15.6万辆。
新增需求:L3硬件吸引科技敏感用户(占新能源购车群体35%),贡献3-5万辆。
潜力上限:若交付顺畅及拓展海外市场,年销20万+可期。
5、风险与挑战
L3落地节奏:城区商用依赖法规开放进度,若延迟可能影响Ultra版本溢价。
竞品反扑:理想L6改款或降价应对,小鹏G9激光雷达版可能下探至30万内。
用户预期管理:现款M7高配版做好L3升级,改款需延续核潜艇级钢材、铝合金材料堆料安全口碑。